(更新日期:2025/06/17)

為了控制房市交易秩序及壓制房價持續上漲,央行和各政府部門陸續推出打房政策。完整的打房政策有哪些呢?以下是2025年最新打房政策及相關影響,一起來了解!
打房政策一:第七波房市管制
第七波信用管制
2024年9月19日央行實施第七波信用管制,以下是最新的央行不動產貸款放貸成數規定:
貸款項目 | 內容 | ||
---|---|---|---|
公司法人 | 購置住宅貸款 | 4成(無寬限期)→3成(無寬限期) | |
自然人 | 購屋貸款 | 名下有房屋者第1戶 | 無限制→無寬限期 |
第2戶 | 特定地區6成(無寬限期)→全國皆5成(無寬限期) | ||
第3戶(含)以上 | 4成(無寬限期)→3成(無寬限期) | ||
購置高價住宅貸款 | 4成(無寬限期)→3成(無寬限期) | ||
餘屋貸款 | 4成→3成 |
存款準備金率調升
中央銀行將原本5.75%的存款準備金率調升1碼(0.25%),變成6.00%,代表銀行必須存進央行的法定準備金變多,手上可運用的資金減少,更嚴格的限制銀行未來貸放金額。
※名詞解釋—存款準備金率:指法定準備金與存款總額的比例。當民眾將錢存進銀行後,銀行須將一定比例的金額存進中央銀行作為法定準備金,以隨時因應存款客戶的提款需求。
打房政策二:平均地權條例
為了健全房地產交易市場、有效管制預售屋和新成屋亂象,2021年內政部提出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,並於2023年7月1日正式上路。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內容如下:
解約申報登錄
若有解除預售屋買賣契約的情形,必須在30日內辦理登錄申報,否則將按戶(棟)處罰3萬~15萬元。
重罰炒作行為
禁止任何人有意圖影響交易價格、製造熱銷假象等不動產炒作行為,否則處100萬~500萬元罰鍰,而如果在期限內未改善,可連續處罰;若造成民眾恐慌及市場交易不安等,可處3年以下徒刑或併科罰金100萬~5000萬元。
管制私法人購屋
私法人購買住宅必須檢附使用計畫說明用途(例如作為員工宿舍、衛生福利機構使用等),經中央主管機關許可,才能購入住宅,而私法人取得住宅後的5年內不能辦理移轉、讓與或預告登記。
限制換約或轉售
除了配偶、直系、二親等內旁系血親或符合內政部規定的特殊情形外,購買人不得讓與或轉售預售屋和新成屋的買賣契約給第三人,且賣方不能同意或協助買賣契約讓與或轉售,否則將按戶(棟)處罰50萬~300萬元罰鍰。
建立檢舉獎金制度
如果民眾發現有不動產炒作銷售、買賣或成交資訊申報違規者可向地方政府檢舉,經查證屬實後,地方政府會核發實收罰鍰30%(最高1000萬元)作為檢舉獎金。
▶ 資訊來源 內政部全球資訊網
▶ 相關文章 平均地權條例是什麼?詳細規範內容一次看!

打房政策三:實價登錄2.0
為了改善因房市資訊不對稱所造成的買賣雙方權益受損問題,2021年內政部推出「實價登錄2.0」,以下為主要實施內容:
地號門牌完整揭露
不動產成交時須揭露完整詳細的地號及門牌資訊,且從2021年8月1日起已提供查詢的300多萬筆交易資訊也可溯及揭露。
預售屋紅單交易納管
銷售預售屋者向購買人收受訂金時,應以書面合約確立買賣標的物及價金等事項,並不得約定保留出售、保留簽訂買賣契約的權利或其他不利於購買人的事項;購買人也不得將該書面契據轉售給第三人,否則將按戶(棟)處15萬~100萬元罰鍰。
預售屋全面納管、即時申報
銷售預售屋者在建案開始銷售前,應將建案資訊及定型化契約報請縣市政府備查,並在預售屋簽約買賣契約日起30日內申報交易價格等資訊。
增訂查核權及加重屢不改正罰責
縣市政府可向交易當事人要求查閱相關文件或說明,若有不實申報登錄價格,也可由內政部向相關機關或金融機構查閱相關文件。另外,如果有未在期限內申報、申報價格或面積不實等情形,可按戶(棟)處3萬~15萬元罰鍰,經2次處罰仍未改正者,可加重按次處30萬~100萬元罰鍰。
▶ 資料來源 內政部地政司全球資訊網

打房政策四:房地合一稅2.0
為了防止投資客短期炒作房地產,房地合一稅2.0延長個人短期房地交易所得課徵高稅率的持有期間:
個人 | 適用稅率 | 房地合一稅1.0 | 房地合一稅2.0 |
---|---|---|---|
境內居住者 | 45% | 1年以內 | 2年以內 |
35% | 超過1年未逾2年 | 超過2年未逾5年 | |
20% | 超過2年未逾10年 | 超過5年未逾10年 | |
15% | 超過10年 | 超過10年 | |
非境內居住者 | 45% | 1年以內 | 2年以內 |
35% | 超過1年 | 超過2年 |
另外,房地合一稅2.0除了將預售屋納入課稅範圍、土地漲價總數額增設減除上限、法人比照個人課稅,還規定部分交易仍可維持原本的稅率。
▶ 相關文章 房地合一稅2.0修改內容有哪些?如何計算?
打房政策影響?
政府實施打房政策是為了抑制高漲的房價,不過導致房價上漲的原因不僅只有投資客炒房,還有建築材料價格升高、土地稀少、勞工短缺等因素,所以雖然打房政策成功打擊炒房的投資客,卻對建商、換屋者、購屋自住者帶來不小的影響,以下分別說明:
- 建商:由於打房政策提高購屋門檻、限制貸款成數、嚴格管制預售屋買賣等,導致房市交易量下降,進而提高建商的資金周轉難度和營運壓力。
- 換屋者:因打房政策衝擊房市買氣,可能導致換屋者無法在央行規定的時限內出售舊屋,進而影響購買新屋的資金調度和時機。
- 購屋自住者:由於央行限制購屋貸款成數,買房時需要準備更多的自備款。另外,存款準備金率的提高,也使銀行手上可運用的資金減少,導致銀行審核會更嚴格,核貸難度增加。
如果政府想健全房市、壓低房價,除了打擊炒房的投資客,也必須改善、提升民眾的經濟實力,且合理分配資源、妥善規劃居住正義政策,以免過於打房而影響房地產交易量,甚至造成未來房市動盪。
▶ 更多住宅政策請看 社會住宅如何申請?3分鐘了解申辦細節!
打房政策常見問題
有,為了保障一般民眾的購屋、換屋權益,央行宣布選擇性信用管制規範之協處措施,規定符合以下情況的自然人可排除適用第七波信用管制措施:
•因繼承取得的房屋(非高價住宅)及房貸
•購屋貸款撥款後1年內出售舊屋並完成產權移轉登記
•已簽訂購屋合約且即將申貸,或是已申辦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,且購買的房屋不是高價住宅
雖然央行宣布目前沒有推出打房政策第八波的計畫,但面對不少民眾因打房政策而無法順利申請銀行貸款購屋、換屋的情況,央行表示若總量管制措施影響到民眾購屋或換屋權益,將會視情況檢討並調整政策。
結語
以上是最新的打房政策總整理。根據目前情形來看,政府的打房政策仍可能會持續更新,如果民眾想購屋,建議一定要隨時關注政府和央行打房政策,並且詳細了解最新的房市情況喔!
任何貸款問題都歡迎來找榮華行銷
免費線上諮詢
- AB約是什麼?簽約前2大風險一定要注意!
- 不動產役權如何設定?6要點一次告訴你!
- 以房養老划算嗎?申請前必看的6大重點!
- 公告地價、公告現值差別?用1表格帶你快速了解!
- 公益出租人是什麼?7大申辦面向看這裡!
- 公設比越低越好?注意這4點讓你買房不吃虧!